式管理的破灭与重生

更多
2008-08-26 17:35:00 来源: 神州加盟网  有825人参与
  • 经营范围:酒店
  • 门店数量:590家
  • 单店投资额:10~20
企业已备案
企业已认证
成交领红包
时下式的话题成为热门,凡是挂着式招牌的东西都有大热之势。这似乎是源起于电视连续剧《式离婚》的热播,伴随着所谓巨人的觉醒与发展,搅动了人们探究“式”的风潮。从经管类图书、培训等“式管理”的热度则可窥一般。。

    式管理的热潮有其必然性存在。

    一方面,西方理论的引进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不少译者本身不了解管理学,或者不是那么认真,导致翻译出来的书籍/文章晦涩难懂,读着确实不好理解;另一方面,国人在应用西方管理思想时,时常抱着浮躁心态,管理理论需要一个应用的周期才能产生作用,而很多组织往往寄希望于“一用就灵”,因此,往往在即将产生成果时已经放弃了,也有不少人对应用成果期望过高,也容易产生反差;还有一类组织,或者是追时髦,或者过于求胜心切,频繁地、大剂量地使用各种各样的管理思想,导致消化不良、疲于应付。因为“铁证如山”,这几类的组织都很容易以其所谓自身亲历否定国外管理思想,认为其不适合组织,转而投向或者寄希望于所谓“式管理思想”。可以想见,其浮躁的心态如果不改变,其结局是一样的。

    这里还有一种所谓“觉醒”的自满意识(或者是潜意识),认为经济发展了,就是“牛”,要么就不搞,要搞就比你老外厉害,因此,他们热衷于用式管理思想打败洋人。其实,以现在的科技/经济水平,离国际先进水平距离之大超过了我们自己的想象,简单的例子,“神六壮举”其实我们落后于美俄几十年。再举例,我们动辄说海外宣起热潮,其实只是美国媒体发表了几篇文章而已,那只是我们自己高兴当回事,老美看过就忘了,那完全是一个我们自己包装和臆造出来的“热潮”。这种自满情绪是极端危险的,也是西方人给我们灌的“迷魂汤”。谈到这里,就想到了当年小时候学的“井底之蛙”的故事,可悲地是现在很多人确实是如此而不自知。

    正常的原因,学习西方管理思想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熟悉的框架、语言、逻辑等等确实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与困难,同时,心态上也是挑战,泱泱我国还需要向外国学这些复杂的东西,还有,他们能适合这个古老国度吗?而听所谓的式管理自然会觉得亲切、熟悉,掌控感更强。

    因此,式管理的热潮是有其市场必然性的,而且会长期存在。但是,作为负责任的管理思想家不能因此简单地迎合市场需求,而耽误了、企业与个人的前程。不幸的是,现阶段某些所谓式管理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了,即“托古改制”,从古代的大家、从古代的历史、从国人所谓的传统文化来讲式管理。这些对于的发展、企业的进步益处并不明显,往往还会误人子弟。

    现代史上如今尚处在落后的状况,在近代史上更是被动挨打,只有在汉唐等时期才曾经八面威风,自然成为了式管理的素材挖掘地了。《从历史看管理》即是其中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该书其实对管理的涉及非常之少,着墨寥寥,不过老先生对古代历史的论述颇为流畅,历史观的见解也甚是精辟,如果改名为《看古代历史》则是一本难得佳作了。只可惜也被凡人所误,被带入了凡尘,为时髦所害了。而关于这个话题的其他所谓大师之作则更是值得商榷了。

    近现代几乎没有出现过高标准的思想家,这使得只有把视野投向更早的时代,投向孔子、孟子、老子等早期的哲人了。孔孟之道、周易等确是博大精深,但是作为式管理的核心也是颇有难度。一则,思想创立者需要吃透这些博大浩瀚的理论,已然足以耗费半生了,更难的是必须与现代管理本身密切结合,这又是一大难事了,可谓难上加难;因此,目前的学者能够真正游走这两处,通晓国学及现代管理者,实为罕见,至于仅仅都有所涉猎者要当此重任颇为不易,但已然非常难得了。因此,不是不可以,而是不容易。二则,学生也需要懂些孔孟之道,以目前国学的群众基础,这样的理论要推广起来,群众基础不可谓“好”。更关键的一点,孔孟之道时期的各类“组织”并不发达,商业尚未蓬勃,因此,孔孟之道对于微观的个人自我管理和宏观的人文管理应是颇有借鉴意义,而对于中观的“组织管理”则是涉及甚少或者并不突出,而这部分恰恰是现代管理思想的核心阵地。

    而从国人的传统文化习俗入手则令人感觉亲切,其实骨子里依然在满足着这些国人骄傲自大、自我封闭的“封建意识”,这里面隐藏着柏杨所说的“国人劣根性”的反攻倒算。如果把权谋、厚黑、面子等当作式管理,那么一律是误人子弟,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至于把那些玄而又玄的、虚幻的、玄妙的东西当作式管理,让人看着似乎懂点但又不确定自己真懂、全懂,做起来却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而老外们则压根儿一点也不懂。这套理论就像一些宗教冥想一样,对少数人的某些时候不是一律没用,但是对于多数人的多数时候是不适用的,在全球化合作的21世纪不是促进了跨国的融合与交流,而是在再次深挖隔阂的鸿沟。

    式的理解可能每人会有不同,但是简单地把所谓传统的东西都贯之以“式管理”而传递给如今的国人,此举不妥。的腾飞与发展,其背后一定有“式管理思想”的推动与参与,甚至可以讲,“式管理思想”的繁荣与发展是经济腾飞、政府昌明的关键因素之一,离开了“式管理思想”,就不可能有的腾飞。这里所讲的“式管理思想”,是指原创性的、体系性的、被实践的、世界化的管理思想,它来自而属于世界。所谓原创性,它或是首先产生于,或者是原产于国外但被首先广泛实践的管理思想,这也谓“墙外开花墙内香”,当年美国戴明的“质量思想”正是在日本被发扬光大的。式管理思想并非狭隘地只是适用于企业、人,它需要能够为世界所借鉴而非仅仅在才能使用,如果该思想只能在被应用,只有人可以用,那只是“孤芳自赏”了。更何况越来越多的企业出口、走向跨国化,他们正在日益成为来自的世界性企业,而这也是“式管理思想”的未来模样。管理思想不仅有一个创造的问题,更有一个实践、应用产生真正的作用并被广泛推广的问题。从古代管理、从先哲思想、从传统文化中感悟到点滴触动、点滴启发,都很正常,也是应该的,甚或是有一些做法可能确实更多地适合人/组织,但是如果只是零敲碎打的一些提法,不成体系、不成系统,那么也谈不上“管理思想”了。

    人可以“追古”,它可以给我们启发与领悟,可以成为佐餐小菜怡情养性,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们不是式管理思想的主流与未来。四大发明用了几千年了,如今已经成为了“小儿科”,从极端地角度讲,我建议大家忘了我们发明了四大发明(或者这只能在10岁以下小孩的历史课上讲,不允许成年人再提这个),沉迷于其中已经耽误了我们几数年了。

    “式管理思想”是个好名字,但是我们不要糟蹋了,就像“特色”这个名字现在已经从一个褒义词变成了一个“垃圾筐”,什么坏东西都往里面扔。未来,存在于未来之中,存在于民族的腾飞与奋进之中。因此,我们要矢志追求的应是立意高远的思想之光,而不是为了赶时髦、抓市场,着急地端出应景之作。

    “式管理思想”在未来,而不在过去。
更多
标签:
非繁城品酒店
  • 501 关注酒店
  • 11437 咨询酒店

注册会员-关注品牌-线下推荐-深层交流-确定成交 找项目就是这么高效

注  册
猜你喜欢
  
微信客服
微信扫一扫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